恒利决策
“坟头上的草青了又黄,黄了又青,就像我的念想一样,一年年总也断不了。我已经当了爸爸,又当了爷爷恒利决策,但我已经三十多年没叫过妈妈了。”这段文字来自某博主发起的一场创意写作活动,一位在工地工作的60岁大爷抽到了1957年高考作文题《我的母亲》,花三四个小时写出的作文经传播后火遍全网。据博主称,文章由大爷独立完成,他们只在聊天时帮忙引导大爷回忆。
一段时间以来,“素人”写作频频出圈。名字带“诗”的农民工刘诗利在《人民日报》上发文,“读书,把自己弄得好一点,很多人都是这样子的。”初三女生张潇冉在《旧轨还乡》中写道,“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,故乡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。”“沂蒙二姐”吕玉霞指着地里的瓜念出,“这不只是瓜,这是日月轮回的星辰……这是汗珠滴落的皎洁”。他们的年龄不同、阅历迥异,但他们的文字无不发乎于心、质朴纯粹,也均引发了全网共鸣。人生于世,悲欢或许并不总是相通,某些时刻的感受却极为类似。我手写我心恒利决策,每每会戳中集体记忆,有温度的文字,也会形成情感的同频共振,给予更多人的精神无限慰藉。
无论置身何处、际遇如何,任何人都可以热爱书籍、拥抱文字,都可以凭借对读书、对人生的别样理解,构筑起精彩富足的精神家园。换个角度看,正是那些生活的粗粝,无尽的远方,甚至是“不足为外人道”的经历,给了每个人不一样的感知触角与生命体验。在书里阅读,在生活里修炼,这些心得沉淀到了岁月里,终将成为最璀璨的明珠。
最是书香能致远。快节奏的时代,永不断线的网络收割着注意力,对于很多人来说,静下心来、耐着性子读本书,已成为奢侈的事。但无数个普通读书人的案例,正鼓舞着所有人,再为生活奔波,也可从文字里感受生命的广阔无垠,从读书中获得那份平常生活里最温柔坚定的力量,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栖息地。
(北京日报)
【原创版权,未经授权恒利决策,严禁转载。联系电话028-86007235】
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